华国锋纪念网 > 人生往事

华国锋在革命战争时期往事:“剧运急先锋”

2012-02-16来源:期刊杂志编辑:国锋伟业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交城山区原平川河畔的一文文艺轻骑兵—“小睦剧团”开始排练节目了。铿锵悦耳的乐声飞出窑洞,穿过雪幕,传到了华主任的住处。他随手迭起正在阅读的一九四三年十月三十日的《抗战日报》,装入衣兜,便饶有兴致地朝窑洞走来。

华主任刚跨进窑洞,歌声、乐声嘎然而止。演职员个个后背双手。剧团编导笑眯眯地向华主任说:“准备得不好,请您审查。”说罢,他向演职员点头示意,大家“呼”地将双手向前一伸,亮出了件件奇特的乐器!原来他们伴奏用的大部分家具都是土打土闹的:打的板是量米用的升子,拍的钗是一对大门环的铁座,敲的锣是一个铜脸盆,胡琴弦是用磨细的牛筋做成的华主任看了连连点头称赞这种因陋就简、克服困难的精神。

华主任聚精会神地看完了两出歌剧,叫大家都坐下。他从衣兜里掏出那张《抗战日报》,给大家耐心地讲解报纸上转载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后,华主任循循善诱地说:对照毛主席的指示,今晚排演的《反扫荡》一剧能起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而《嫦娥奔月》脱离现实,涣散斗志。我们搞剧团是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现实的革命斗争,歌颂模范事迹和人物,也可以编一些暴露敌人的戏。又说,我们要用革命的观点来改造旧秧歌,让这一形式为广大工农兵服务。

华主任的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明眼亮,劲头更足了。不到半年时间,又创作和演出了八、九个节目。这些节目来源于生活,紧跟形势,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第二年初夏的一天夜晚新改编的秧歌剧《新挑菜》进行最后一次排练。这些日子里,华主任在南头村开展工作。剧团的同志们是多么希望他今晚也能来观看指导啊!他们想:半年多来,华主任为我们费了多大心血!他多次组织、领导我们学习、讨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大家明确了开展文艺活动的方向和任务。前二个月,他从抗联经费中节省出来的一千斤小米,给剧团作活动开支。最近又把部队缴获来的军装、军刀、军鞋批给我们一套做戏装。还有,把减租减息后地主退还的四垧地交给剧团耕种,让我们自给自养不脱离劳动……

想起这一切。剧团的同志们怎能不感激华主任的精心培育?怎能不盼望华主任今晚也来给他们作指示呢?

华主任真的回来了。

你看,他踏着月光,跨过原平川,来到小娄峰。他不声不响地走到排练场的一角观看起来。排练场被一群青年男女围个风雨不透,剧中女角色秀云姑娘正以圆润清亮的嗓音演唱着。这是剧团第一个女演员。在这以前,剧团没有女的,男扮女装,影响演出效果。那阵子,家长们都不同意闺女演戏,要物色一个女演员,比找新娘还难。剧团的几个负责人,想方设法也动员不出一个女角色登台。后来,还是华主任帮助做工作才妥善解决的。

看完了《新挑菜》华主任带头热情鼓掌,然后走进文武场,对演职员夸奖道:这戏改编得好。把一个耍耍戏写成具有阶级斗争内容的戏,这是个改造。并指示说:戏的内容改了,表方法也要很快赶上去。

又是一个欢乐的冬天来临了。这年冬天,华主任亲自领导在草庄头斗争了十八家汉奸。这场斗争震撼了清源、交城日伪政权。华主任立即指示把草庄头除奸反霸斗争的事迹,迅速编排成戏剧,广泛宣传。他还指派县抗联干部到剧团帮助指导,四幕秧歌剧《靳五卖柴》在华主任的关怀和指导下,编排成功了。一九四五年一月,华主任安排剧团在全县巡回演出了二十多场,效果好,影响大,有力地提高了群众的阶级觉悟,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华主任亲自撰文在《抗战日报》上介绍了小睦剧团的情况和斗争经验。一花催开百花艳。交东县一下子建起了二十五个剧团。一个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在全县迅速开展起来。为更好地发挥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为向日寇全面大反攻作充分的政治思想准备,春节过后,晋绥第八分区在关头村举行了全区文艺会演。华主任亲自率领小睦剧团参加。结束后,全体评议员和观众一致认为小睦剧团方向正确,是为工农兵服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一支革命文艺队伍,被评为第一名,荣获“剧运急先锋”锦旗一面。这面珍存了三十多年的鲜红锦旗,闪耀着华主席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夺目光彩!


备 注:该文摘自《山西青年》杂志1978年第5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