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纪念网 > 回忆缅怀

汤忠武:华国锋题写了我的诗歌

2011-12-01来源:文史博览编辑:

 

我是一个普通的山村教师,却有幸与曾经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牵扯”上,心中常有怀念之情。

1965 年夏天,我参加了韶山灌区工程的修建。当时,工地上劳动竞赛如火如荼,文化生活也热火朝天,尤以诗歌创作有如山花烂漫。那时, 我高中毕业不久,在工地连队任通讯员。本来在学生时代,我的作文也只是平平,至于写诗,则完全是个门外汉。然而, 沸腾的劳动工地, 火热的战斗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撩动着我的心扉,诱发我写作的欲望。

一天清晨,我和同志们肩扛锄头、钢钎,爬上山头,又开始了一天紧张的战斗。看到同志们“铁臂挥锄急,穷山一肩担”的豪壮气势,放眼山头上我们亲手挖成的渠道,是那么雄伟壮观,心中激动不已。尤其想到过去不敢梦想的蓝图,今天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即将成为现实——高山低下头,河水上山游,一种抑制不住的激情顷刻间化作豪迈的诗谣:“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在你脚下走,今朝从你头上过。”这首诗后来登上了《韶山灌区报》。

说来也巧,这首诗竟然被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省韶山灌区工程总指挥的华国锋看上了。在省指的一次干部会上,他把这首诗歌背给大家听,并连声夸赞:“写得好,写得好,写出人民群众的英雄气概来了!”

同年12 月9 日,在为《湖南文学》1966 年元月号“韶山灌区工程特辑”题辞时,华国锋欣然命笔,题录了这首诗,并将“今朝从你头上过”改为“今日从你头上过”,使人读起来更感到亲切好懂。

华国锋题录此诗的手迹,我最初是在灌区突击梨树塘难工险段时,从一张刚刚送到的还散发浓浓油墨清香的《韶山灌区报》上看到的。记得当时,我看到手迹, 眼前一亮, 又惊又喜地大声嚷嚷:

“华总指挥题录我写的诗歌啦!”引得众人团团围住,争相观看。那天,我一直心潮难平:华国锋这么个大人物,工作那么忙,竟还这样关注、这样看重我们小民工的诗作,难能可贵!这人准是个没有官架子、谦和易接近的好人!

后来得知省工程指挥部政治部发给每个民工班的那些《韶山灌区诗歌选集》,都是经华国锋亲自审阅、修改后付印的。其中好些诗歌,他还能背诵如流,并经常向同志们推荐。

1966 年春, 毛泽东主席回湖南,住在滴水洞时,华国锋还特意拿了本铅印的韶山灌区民歌民谣,托陪同主席的王延春转交给毛主席,毛主席还真的看了。

回想起来,华国锋这样看重民歌,既是对工地十万劳动大军战天斗地精神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扬,也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爱护群众文艺热情、鼓励群众积极创作的不凡之举。首长点上一把火,我的写作激情在燃烧。随后,我有20 多首诗歌如雨后春笋般在工地上冒了出来,成了当时工地上小有名气的“诗人”。

1976 年10 月, 华国锋、叶剑英等中央领导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在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斗争中,华国锋起了决定性作用。值举国上下欢庆胜利的时刻,我向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写了封信,建议省委召集当年参与韶山灌区工程建设的民工干部进行座谈,畅谈华国锋指挥修建韶山灌区的丰功伟绩。

这个建议当即被省委采纳,我亦有幸参加了此次座谈,并受到张平化书记的接见。会上,我听到了许许多多关于华国锋工作艰苦深入,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处处为群众谋利益的动人故事。

会后,我给华国锋写了一封信,并写了《华主席精心来栽培,灌区诗台花盛开》一文,刊登在1977 年3 月26 日《光明日报》头版的显要位置上,想来,他老人家可能看到了。

时光荏苒,一晃22 年过去。1999 年3 月, 原韶山市常务副市长、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毛泽平赴京参加人大会议。会余,他和蒋建国、孙菊四等代表一道拜访了华国锋,交谈中华老得知泽平就是我的嫡亲外甥时,高兴地从书架上的一本相册里,取出一张他的近照,在背面写上“汤忠武同志存 华国锋赠 一九九九年三月”三行刚劲有力的颜体字。又取来一个信封,写上“汤忠武同志收 华托”等字样,将照片装进信封,给了泽平。

当我接到这张照片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一位曾经的中央最高领导人居然会对34 年前一个未曾谋过面的普通民工铭记在心,如此热情!

2000 年5 月12 日, 为了征集韶山灌区的史料,湘潭市政协的同志专程赴京拜访了华国锋华老兴致勃勃地给他们回忆了当年灌区工地上的一些情况后,还朗声背诵起他曾经题录的诗歌来:“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在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上过。”并且告诉他们:“这是韶山一个姓汤的民工写的,后来这个民工还给我写过信。”

几十年来,我一直渴望见见华国锋同志,2008 年4 月,我去了北京,不巧华老正重病住院,未能如愿,留下我终生的遗憾,然而留下的更多的是我对华老的衷心感激。

是他,题录了我此生的第一首诗歌,从而激励着我一生爱好文学,笔耕为乐,“年既老而不衰”。华国锋淳朴谦逊、平易近人、尊重群众、心系百姓的精神风范,永远令人铭记,给人鼓舞。■

(该文摘自《文史博览》杂志2011年12月)